11月21日,由江苏省高校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江苏省研究生“赓续精神血脉——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创新论坛,在仙林校区文科楼举办。
论坛以“线上 线下”的方式进行。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我校校长叶美兰,江苏省哲法史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唐正东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江苏省哲法史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戴锐教授,江苏省哲法史学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院领导、师生代表,以及省内外近40所高校的100多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代表共同出席学术论坛。
叶美兰主任在开幕辞中指出,学术创新论坛是我省研究生培养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充分利用我省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优质学术资源,推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相关学科实现研究生培养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助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此次论坛回溯党史,呼应现实,紧扣党和政府倡导的“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反映出良好的问题意识。她肯定爱游戏马院积极有效的承办工作,希望与会同学珍惜机会,积极交流,展示自我,开拓视野,相互提高,在学术探讨和科研创新方面切实获得教益。
开幕式结束后,王建华教授、戴锐教授作主旨报告。
王建华教授以《人民战争对制度成长的多重影响》为题,大量援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生动案例,深刻阐明人民战争具有战斗形态多样化、战场无边界等特点,游击战、统一战线和群众路线共同塑造了党的制度形态,人民战争强化了民主、理论本土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党的制度理念,塑造了实事求是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和群众精神等党的制度成长的精神力量。
戴锐教授以《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生成机制与发展前景》为题,从红色文化释义谈起,强调红色文化之于党员、党、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国家、全人类等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价值可以从政治发展、文化心理学、人学、文化遗产等多视角加以审视。他深入阐发了红色文化价值的生成机制,包括生成的依据、精神性本质和生成过程,并探讨了红色文化的价值发展路径与前景。
来自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海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扬州大学和我校等省内外高校的1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的学习、领悟与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脉络、重要经验与启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江苏地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经验与启示等论题,分组先后作主题发言,展开讨论与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主题发言结束后,宣布优秀论文获奖者名单。此次论坛共征集论文112篇,最终评选出优秀论文50篇。
(撰稿:沈金霞 初审:沈召前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